近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OD)項目實施導則(試行)》(以下簡稱《實施導則》)?!秾嵤t》提出項目實施、評估監督等各環節的具體要求,指導EOD項目規范實施。
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Eco-environment Oriented Development,以下簡稱EOD)模式是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領通過產業鏈延伸、組合開發、聯合經營等方式,推動公益性較強的生態環境治理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增值反哺、統籌推進、市場化運作、一體化實施、可持續運營,以生態環境治理提升關聯產業經營收益,以產業增值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實現生態環境治理外部經濟性內部化的創新性項目組織實施方式,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項目實踐,有利于積極穩妥推進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推動生態產品價值有效實現。
1.找準生態環境問題,確保精準施治
生態環境治理是EOD項目的基礎。選擇對實現生態環境保護目標支撐作用大、實施必要性強、工作基礎好、生態環境效益顯著的公益性生態環境治理內容充分街接本地區現階段生態環境保護重點任務,重點聚焦1-2個生態環境要素,切實發揮生態環境治理對產業開發的增值作用。
考慮生態環境治理范圍與建設內容時,產業開發的關聯性、項目資金平衡的可行性應優先于生態環境治理的系統性、完整性。
2.選好關聯產業,確保增值反哺
關聯產業開發是EOD項目的重要支撐。關聯產業是與生態環境治理關聯性強、發展空間大、市場預期好、項目收益佳、反哺能力強的特色優勢產業。關聯產業包括生態農業、林下經濟、生態旅游、醫療康養、休閑娛樂、文化創意等生態環境依賴型產業;數字經濟、潔凈醫藥、精密儀器等生態環境敏感型產業;高新技術創新創業等人才聚集型產業;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區域發展光伏、種植養殖與加工等復合型產業;其他與生態環境治理關聯性強、市場前景好的產業。
關聯產業收益應能夠平衡項目投入,實現項目資金自平衡。在項目資金無法平衡的情況下,應優化調整項目內容降低項目投資和成本。
3.選對實施主體,確保具備能力
產業持續運營是項目實施的關鍵。EOD項目實施主體確定時,要特別強化項目實施主體的產業投資與運營能力。項目實施主體在做好產業運營的同時,按照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與政府約定的要求,承擔相應的生態環境治理責任。
4.夯實項目要素,確保落地實施
資源要素保障是項目落地實施的基礎條件。項目涉及的用地用海、資源能源、環境權益、人才技術等要素須得到有效保障,且能夠集聚到項目實施主體。統籌交通、信息、品牌等相關資源為產業發展綜合賦能,提升項目增值空間。
5.建立長效機制,確保持續運營
長效實施機制是項目可持續穩定運營的保障。EOD項目實施周期長、要素要求高、綜合性強,需建立健全項目組織實施機制,統籌協調,協同推進。強化運營保障,識別項目風險,加強風險管控。健全跟蹤評估機制,加強項目監管與社會監督,確保項目生態環境效益。
6.堅持守正創新,確保規范實施
守正創新方能行穩致遠。要嚴格落實項目立項、招投標、投融資、國土空間規劃、土地利用、資源開發、資產處置、資金使用、債務管控等相關法規政策要求。
EOD項目作為市場化運作項目,由項目實施主體自主決策、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發展,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地方政府隱性債務
來源:生態環境部
鄭州市長椿路11號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1號樓513
電話:0371-61772378
郵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裝備制造經驗
為用戶提供及時、高效、便捷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