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是生態環境設備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綜合性自然資源。然而,隨著我國工業化的快速發展,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采及其冶煉排放、長期對土壤進行污水灌溉和污泥施用、人為活動引起的大氣沉降、化肥和農藥的施用等原因,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受污染耕地約 1.5億畝,占 18億畝耕地的 8.3%。如何保護我國土地,修復土壤污染,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設備、實現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已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土壤修復 是指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換土壤中的污染物,使
超聲波技術一般用于破解有機物結構,已經被廣泛用來污泥的預處理,甚至利用超聲技術來預處理餐廚垃圾產酸和制氫。超聲波可以產生瞬時局部高溫、高壓 , 作用于液體時會激烈而快速變化的機械運動。超聲已經在其他方面有較廣泛的應用 ,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已有一些應用超聲波進行土壤重金屬形態方面的研究。Y.Son 等研究表明超聲空化作用能產生劇烈物理效應對污染土壤顆顆粒中去除污染物是有效果的。 B.Prez-Cid 等發現將超聲波運用到底泥樣品的重金屬形態的提取時間大大減少。He 等研究表明超聲波相比機械振動強化
(1)直接熱脫附由進料系統、脫附系統和尾氣處理系統組成。進料系統:通過篩分、脫水、破碎、磁選等預處理,將污染土壤從車間運送到脫附系統中。脫附系統:污染土壤進入熱轉窯后,與熱轉窯燃燒器產生的火焰直接接觸,被均勻加熱至目標污染物氣化的溫度以上,達到污染物與土壤分離的目的。尾氣處理系統:富集氣化污染物的尾氣通過旋風除塵、焚燒、冷卻降溫、布袋除塵、堿液淋洗等環節去除尾氣中的污染物。 (2)間接熱脫附由進料系統、脫附系統和尾氣處理系統組成。與直接熱脫附的區別在于脫附系統和尾氣處理系統。脫附系統:燃燒器產生的火焰均勻
隨著經濟升級、產業轉移和轉型,大批的鋼鐵、化工等工業用地、固體廢物堆放場、軍事基地等從城市中心地帶向其他地區或者郊區搬遷,留下了大批受污染的場地。土壤中的污染物主要為總石油烴、多環芳烴等有機物,有些土壤還有汞、砷等重金屬的污染物,受污染的土壤難以恢復,對農產品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相關土壤修復技術中,熱脫附技術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大部分熱脫附技術采用直接加熱的方法,不僅在加熱的過程中容易形成二噁英等二次污染物,而且煙氣量大,灰分多。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
土壤修復熱解吸或熱脫附時,需要對產生的高溫煙氣進行冷卻處理,最常使用到的設備就是冷卻塔,特別是針對多環芳烴等有機污染物的熱脫附系統中,從土壤中熱脫附出來的多環芳烴等有機物需要經過二次燃燒,將多環芳烴等有機物進行充分燃燒變成二氧化碳、水蒸汽等無機氧化物,其二次燃燒后的尾氣溫度高達1000℃,為了抑制或避免二嗯英的產生,需要將1000℃的高溫尾氣快速降溫至150℃~200℃左右。在此急速降溫的過程中,冷卻塔內會產生大量的飛灰,沉積在冷卻塔底部的斜板上。而這些飛灰積累到一定厚度后,將嚴重影響設備內部的尾氣流動,
傳統的土壤熱脫附方法,尾氣污染嚴重,沒有正規的凈化方法,為了解決問題,提供針對大多數有機污染物,無二次污染危 險的用于有機污染土壤熱脫附的尾氣凈化方法。和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能夠有效針對尾氣中大多數有機污染物的用于有機污染 土壤熱脫附 的尾氣凈化裝置。 一、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和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來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 1 為有機污染土壤熱脫附的尾氣凈化裝置的工作流程框圖。 圖 2 為有機污染土壤熱脫附的尾氣凈化裝置的結構流程圖。 圖中標記為 :1為旋風除塵器,2為一級噴淋塔,3為二級噴淋塔,4為一
熱脫附修復技術是經過直接加熱或間接加熱,將污染土壤加熱到足夠的溫度,使其所含的有機污染物得以揮發或分離的過程。熱脫附是將污染物從一相轉化為另一相的物理分離過程,通過控制熱脫附系統的溫度和物料停留時間可以有選擇性的使目標污染物揮發。目前常見的熱脫附設備過于簡陋,土壤中的農藥脫附效果差。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 土壤熱脫附成套設備 脫附效果差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能將土壤破碎、攪拌、加熱,極大消除土壤中殘留農藥、土壤修復效率高的土壤農藥熱脫附裝置。 1、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土壤農藥
土壤熱脫附技術是用直接或間接的熱交換方式將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組分加熱到足夠高的溫度,使其蒸發并與土壤介質相分離的過程。目前歐美國家已將土壤熱脫附技術工程化,廣泛應用于高污染場地中有機污染土壤的異位或原位修復。國內也有多個污染場地開始了異位熱脫附技術的工程化應用。熱脫附技術的優點是污染物處理范圍寬、設備可移動、修復后土壤可再利用等,特別對 PCBs 這類含氯有機物,非氧化燃燒的處理方式可以顯著減少二噁英生成,缺點是相關設備價格昂貴、脫附時間過長、處理成本過高,同時針對不同污染類型土壤要采用一定的前處理工藝,脫
鄭州市長椿路11號國家大學科技園孵化1號樓513
電話:0371-61772378
郵箱:desenhuanjing@163.com
30年
裝備制造經驗
為用戶提供及時、高效、便捷的服務